
《醫(yī)學基礎總論》練習2
一、 選擇題(每題1分,共20分)
1.關于人字縫的正確描述是:
A.由頂骨與枕骨構成B.由頂骨與額骨構成C.由額頂枕顳骨構成
D.由枕骨與蝶骨構成E.由兩側頂骨構成
2.通過頸靜脈孔的結構有:
A.頸內動脈 B.基底動脈C.上頜神經(jīng) D.下頜神經(jīng)E.副神經(jīng)
3.淚囊窩位于:
A.眶上壁內側B.眶上壁前外側C.眶下壁的內側D.眶內側壁前下份E.眶外側壁前下份
4.骶骨的正確描述是:
A.有五對骶前孔B.由4塊骶椎融合而成C.與第4腰椎相關節(jié)
D.骶管內有脊髓通過E.于骶角處可尋骶管裂孔進行神經(jīng)阻滯麻醉
5.通過卵圓孔的結構是:
A.三叉神經(jīng) B.下頜神經(jīng)C.眼神經(jīng) D.下頜動脈 E.上頜動脈
6.通過棘孔的結構是:
A.上頜神經(jīng) B.下頜神經(jīng)C.腦膜中動脈 D.上頜動脈E.副神經(jīng)
7.開口于中鼻道的鼻旁竇有:
A.上頜竇和蝶竇B.額竇和蝶竇C.篩竇和蝶竇
D.篩竇前群、中群、額竇、上頜竇E.篩竇后群、中群、額竇、上頜竇
8.關于新生兒顱的正確描述是:
A.前囟呈三角形B.后囟又稱乳突囟C.前囟呈菱形位于額狀縫與矢狀縫交界處
D.后囟呈三角形位于額狀縫與矢狀 縫交界處E.后囟呈菱形
9.顱中窩內由前往后排列的孔為:
A.圓孔、棘孔、卵圓孔B.卵圓孔、圓孔、棘孔C.圓孔、卵圓孔、棘孔
D.卵圓孔、棘孔、圓孔E.棘孔、圓孔、卵圓孔
10.構成腦顱部分的結構:
A.顴骨 B.下鼻甲C.上鼻甲、中鼻甲 D.犁骨E.鼻骨
11.血漿膠體滲透壓主要來自( )
A.白蛋白 B.α1-球蛋白 C.α2-球蛋白 D.γ-球蛋白 E.纖維蛋白原
12.構成血漿晶體滲透壓的主要成分是 ( )
A.氯化鉀 B.氯化鈉 C.碳酸氫鉀 D.鈣離子 E.碳酸氫鈉
13.使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的主要因素是 ( )
A.血漿白蛋白減少 B.血漿血蛋白增多C.血漿球蛋白增多
D.血漿球蛋白減少 E.血漿纖維蛋白原減少
14.血細胞比容是指血細胞 ( )
A.在血液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 B.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積百分比 C.與血漿容積的百分比D.與白細胞容積的百分比 E.與血管容積之比
15.正常成年人血液總量約相當于體重的( )
A.8% B.10% C.12% D.14% E.16%
16.心動周期中,占時間最長的是( )
A.心房收縮期 B.等容收縮期 C.等容舒張期 D.射血期 E.充盈期
17.心動周期中,心室血液的充盈主要取決于( )
A.心房收縮的擠壓作用 B.心室舒張時造成負壓的“抽吸”作用
C.胸內負壓促進靜脈血回心 D.血液依賴地心引力而回流
E.骨骼肌的擠壓作用促進靜脈血回心
18.在一次心動周期中,左心室壓力升高速度最快的是( )
A.心房收縮期 B.等容收縮期 C.快速射血期 D.減慢射血期 E.等容舒張期
19.在一次心動周期中,室內壓最高的時期是( )
A. 等容收縮期 B.快速射血期 C.減慢射血期 D.等容舒張期 E.快速充盈期
20.心動周期中,心室容積最大是 ( )
A.等容舒張期末 B.快速充盈期末 C.快速射血期末
D.減慢充盈期 E.心房收縮期末
答案:
1. A 2. E 3. D 4. E 5. B 6. C 7. D 8. C 9. C 10. C
11.A 12.D 13.C 14.C 15.D 16.A 17.B 18.A 19.B 20.A
二、 填空題(每空1分,共20分)
1.滑膜關節(jié)的基本結構有_________、_________、_________。
2.椎弓間的連接主要有_________關節(jié)、_________韌帶、_________韌帶和_________韌帶。
3.肋椎關節(jié)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關節(jié)。
4.肩關節(jié)是全身最_________的關節(jié),關節(jié)面由_________和_________構成,可作_________運動。
5.細胞膜的結構是以液態(tài)_______雙分子層為基架,主要由_______組成。
6.CO2或O2進出細胞膜屬于_________擴散,進出量主要受該氣體在膜兩側________和膜對該物質的_________的影響。
7.Na+泵的活動是生電性的,可使膜內電位的_____________增大。
答案
1 關節(jié)面、 關節(jié)囊 、關節(jié)腔 2 關節(jié)突、 黃韌帶 、 棘間韌帶、 棘上韌帶 3 肋頭關節(jié) 、 肋橫突關節(jié)4 靈活、 肱骨頭、 關節(jié)盂 、 三軸性
三、 名詞解釋(每題4 分,共24分)
1.骶角
2.翼點
3.翼腭窩
4.單純擴散
5. 出胞
6. 原發(fā)性主動轉運
答案
1.骶角:骶管裂孔兩側向下突出的骨角,是骶管麻醉時的骨性標志。
2.翼點:在顱的側面,額、頂、顳、蝶骨會合處最為薄弱,常構成H形的縫,稱翼點。其內面有腦膜中動脈前支通過。
3.翼腭窩:為上頜骨體、蝶骨翼突和腭骨之間的間隙,稱翼腭窩。此窩向外通顳下窩,向前通眶,向內通鼻腔,向后通顱中窩,向下經(jīng)腭大管、腭大孔通口腔。
4. 單純擴散是一種簡單的穿越質膜的物理擴散,沒有生物學轉運機制參與。
5. 出胞是指胞質內的大分子物質以分泌囊泡的形式排出細胞的過程。
6.原發(fā)性主動轉運是指離子泵利用分解ATP產(chǎn)生的能量將物質逆濃度梯度和(或)電位梯度進行跨膜轉運的過程。
四、 問答題(每題9分,共36分)
1.關節(jié)有哪些基本構造?
2.關節(jié)的輔助結構有哪些?
3.經(jīng)載體介導的易化擴散有哪些特點?
4.何謂原發(fā)性主動轉運?有何特點。
答案
1.關節(jié)有哪些基本構造?
答:⑴關節(jié)面:至少兩個,一般凸者為關節(jié)頭,凹者為關節(jié)凹,關節(jié)面上有關節(jié)軟骨。
⑵關節(jié)囊:外層為纖維層,內層為滑膜層,可產(chǎn)生滑液。
⑶關節(jié)腔:腔內呈負壓,有少量滑液。
2.關節(jié)的輔助結構有哪些?
答:⑴韌帶,有囊內韌帶和囊外韌帶。⑵關節(jié)盤和關節(jié)唇。 ⑶滑膜襞和滑膜囊。
3.經(jīng)載體介導的易化擴散的特點有:(1)轉運的速度比離子通道轉運慢;( 2)具有高度結構 特異性;(3)有飽和現(xiàn)象;(4)有競爭性抑制作用。
4.原發(fā)性主動轉運是指離子泵利用分解ATP產(chǎn)生的能量將物質逆濃度梯度和(或電位梯度進行跨膜轉運的過程。特點是(1)消耗能量;(2)逆濃度梯度和(或電位梯度進行跨膜轉運;(3)需要離子泵,如鈉泵、鈣泵和質子泵。